2025年4月25日,2024年度东外教育集团成员校工作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江宁区教育局领导、集团成员校负责人及东外部分行政人员齐聚东外第二会议室,围绕“厚植特色文化 打造品牌校园”主题,总结办学成果,共谋发展新篇。会议由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周智宁副校长主持。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东外 2024年度回顾片《凝心聚力同奋进,励行致远创未来》,共同回顾东外2024年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教学成果。东外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致欢迎辞,她指出,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过去一年,集团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举措,推动11所学校(含东外本部)协同发展,5 所成员校获评“江宁区2024年度先进学校”,多所学校在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领域斩获省、市级荣誉,充分彰显了“1+10>11”的协同效应。
在交流环节,10所成员校书记、校长依次发言,围绕“厚植特色文化 打造品牌校园”主题,分享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的经验与成果。
将军山中学
徐学兵书记以“凝心聚力同奋进”为主题,通过“教师培养、德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科研成果”四个方面汇报了2024年学校办学成果。
齐武路初级中学
黄宝霖书记聚焦中考成绩与特色课程,汇报了学校2024年中考四星高中录取率稳居公办校第一方阵;同时通过经典诵读、校园吉尼斯、人工智能社团等活动,打造“有趣有品”的校园文化。
南京市宏运学校
鞠爱华书记以“宏雅至美”为核心理念,围绕“精神立根、环境化人、课程生慧、活动燃情、协同聚力”五个方面介绍了“三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齐武路小学
陶礼宾书记以“生活实践创生力”为核心,展示了齐小“校园实践场域+家庭实践场域+社会实践场域”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学校还开发了“农乐、茶趣、草药”校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力与合作力。
滨河实验学校
吴善虎书记展示了“10张特色名片”,包括每日晨间演奏、儿童画廊、楹联研学等品牌活动,以及“百业课堂”“家长学堂”等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凸显“友好教育”理念下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成果。
岔路学校
马勇书记阐述“行动课程”实践,围绕劳动教育、学科实践和综合实践,构建“小能人”培养体系,通过橡皮章雕刻、扎染非遗课程等活动,探索“学玩合一,思行并进”的育人路径。
秣陵中心小学
李小兵书记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汇报了“书志文化”建设成果,包括开发校本教材、打造“名书壁”“洗砚池”文化景观,开展汉字听写大赛、师生“三字”展评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秦淮小学
成航副校长介绍“融创·尚学”课堂教学改革,依托AI智能作文批改、跨学科课间游戏等创新举措,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滨江新城学校
王瑞书记回顾学校从“滨江第二小学”到“九年一贯制优质校”的转型历程,强调东外集团化办学带来的实质性帮扶,如名师工作室驻点、系统化教师培训等,助力学校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办学”目标。
东山初级中学
杨兵书记以“扎根生态新城,筑梦绿色教育”为题,分享学校在生源薄弱背景下,通过教师成长路径优化、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阅读能力提升策略及班组文化建设,探索“绿色科学”发展路径的实践经验。
东山外国语学校
杨善明副校长介绍东外教育品牌升级举措,通过“以素养为基,筑牢文化根基;建新质校园,提升文化品质;创超级IP,彰显文化特色;谋未来发展,续写文化辉煌”四部分进行汇报,介绍了东外办学二十二年中沉淀下来的深厚的校园文化。
江宁区教育局普教科尚剑峰科长高度肯定了东外集团化办学成效,引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两句古诗表达了参会的感受和思考,强调各校应进一步深化特色文化内涵,共享优质资源,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东外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总结指出,东外教育集团将锚定“师生有情怀、教育有温度、学校有品位”的愿景,相互融合、研讨借鉴,携手谱写江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此次会议既是对2024年集团化办学的全面总结,更是一次凝聚共识、规划未来的行动部署,为集团校发展注入新动能,彰显了东外教育集团“引领、示范、辐射”的使命担当,为打造更具辨识度的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东外教育集团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持续深化合作,力争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引擎”,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