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览
2025年4月28日,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的青春剧场里涌动着求知的热”潮。在江宁科普有“约”系列之“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现场,一位特殊的嘉宾——即将步入90岁高龄,却仍扎根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都有为先生,用半个世纪的科研热忱,为青少年们上了一堂关于“热爱与坚持”的人生课。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兴林,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张驰,江苏省凤凰教育出版社社长、省科普作协秘书长樊明,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丁建宁,江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黄正勇,江宁区教育局普教科副科长张铭,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以及我校全体初三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多方携手助力 共筑科普平台
活动伊始,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热情致辞,对到场领导、嘉宾及师生表示欢迎,并强调了科普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随后,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与江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向我校赠送了一批精选科普图书,希望以此激发东外学子的科学好奇心,助力探索更广阔的科学世界。江苏省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李鲜明,江宁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茅昊作为赠送方代表,与我校周智宁副校长、德育处丁丁主任共同完成了赠书仪式。
启动科普新篇 院士领航筑梦
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都有为院士、黄兴林副主席、张驰主任等领导和嘉宾共同上台,在屏幕前郑重按下手印,2025年江宁科普有“约”系列主题活动之“院士专家校园行”正式启动。
互动点亮思维 传承科学精神
启动仪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都有为院士带来了《让青春飞翔》主题讲座。
都院士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向同学们展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每周组会雷打不动,就想和年轻人多聊聊新想法。”原以为大师是遥不可及的符号,都院士这句朴实的话语,跨越了70多年的时间鸿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讲座结束后的“科学对话时间”,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围绕磁学奥秘、科研道路等方面与都院士展开热烈交流。都院士耐心细致的解答,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传承的温暖与力量。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向都院士献上鲜花,表达敬意。都院士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亲笔签名的著作《我的南大我的磁》,并与学生代表合影留念,鼓励同学们在科学道路上勇敢探索。
超越舞台的感动 当教育者遇见科学精神
此次活动对校园工作者同样意义非凡。参与筹备的教师坦言:“反复核对串词时无比紧张,却在先生的讲述中突然发现,教育者与科学家的初心如此相通——都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又永远对下一次探索充满期待。”看着学生们捧着笔记与合影离场时的雀跃,她感慨:“原来站在讲台上传递知识,与站在聚光灯下传递科学感动,同样值得热爱。”在"院士专家校园行"的余韵中,我校持续书写着科技育人的篇章。这场跨越年龄的科学对话,让"30后"院士的科研笔记与"00后"学子的创新思维碰撞出智慧火花。作为江宁科普有"约"系列的重要阵地,我校每年精心打造校园科技节,通过了解、体验前沿科技,聆听科普讲座等多元载体,引导同学们关注前沿科技、关注国家发展、凝练爱国之情,助力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人才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