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官网!

少数是真理之母

2012-10-11 来源:
浏览字号

 

少数是真理之母   在做决定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说“少数服从多数”,然而人们又说“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那按照逻辑推演下来,似乎集体的决定往往是错的。于是人们就陷入一个怪圈:少数人,到底有没有掌握真理? 赛娜就遇到这个困扰。 学校的两个教授要求学生观看一组幻灯片,以判断是否有色盲。赛娜对自己充满信心。然而当纯蓝的幻灯片打在墙上,却有人坚持说那是绿的时,赛娜这个生物系的高材生犹豫了:没听说色盲有这种表现啊。 她看看左右。左边的人,坚持说那是个绿幻灯片。右边的人也和赛娜一样,也在犹豫,最终他也说:那是蓝色的片子,左边的人看错了。 一个面无表情的白大褂在三个人的体检表上分别勾画了些东西,然后把他们分别领到了不同的房间。 在房间里,一个面容和蔼的老教授要赛娜躺在沙发上,完全放松,然后联想一下,刚才的幻灯片让她想到了什么。 第一感觉,赛娜想到了自己前几天刚买的一张CD,然后又想到了学校边上的酒吧,还有自己的自行车。 当她联想的时候,刚才那个人拼命力争绿色幻灯片的神态,在她脑海里不停闪现。 当她把联想到的东西诚实地告诉老教授时,她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资料,会被纳入一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她更想不到,自己想到的东西,会影响到人们对“少数”和“真理”的判断。 那个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艾米斯和卡娃一起做的。他们选了一些实验组,每组都有3个人。其中有些组里安排了一个助手,另处的组则是完全随机组成的。 他们给这些实验组的人放一张纯蓝的幻灯片,然后问他们:这是什么颜色的? 正常人当然会说:蓝色。然而助手这个时候就要跳出来大喊:不对,是绿色的。 助手,这个时候就象征着少数人。 然而这并不是实验的目的,目的在于随后的自由联想。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 在没有少数人的实验组中,大多数人联想到的都是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蓝天、大海之类。 然而在出现了少数意见的组中,人们联想的东西千奇百怪。 两位教授在实验报告的结尾处写着:反对者的少数意见,会产生创造性。无关对或错,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引发人的关注,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 真理,未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少数人的争辩,却往往会引发讨论,从而产生真理。 许多大公司提倡的头脑风暴,就是希望能够借由讨论,从而引发争辩,在争论中寻求最有创意的点子。在这种讨论里,从来没有人能说:我对,你错了。 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一个整体,这个道理也说得通。我们常说,人要善于多方面听取意见。其实这是为了避免在我们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形成心理的“一言堂”。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往往比一根筋认死理更容易成功。 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直觉固然重要,但是反复掂量、思考、让身体内的“少数意见”迸发出来,事情过后才不会留下遗憾。 还记得报告的最后一句话吗?“无关对或错。”可能这话家里的老人也说过,叫“多想想,没亏吃”。   学生寄语 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于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咨询室,在咨询师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咨询。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释,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 心理咨询≠窥视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要不就表明咨询师水准不高。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引导。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将心理咨询师视为“开锁匠”,期盼其能打开所有的心结,所以常常求询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望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堆积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以为咨询师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然而,心理咨询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询程式,它与思想工作的区别在于,思想工作的目的更多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问题、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咨询,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这又多需心理治疗。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