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见证大文明,惜粮食彰显好素养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小餐桌见证大文明,惜粮食彰显好素养》。
每天,我们都会与一张小小的餐桌相遇。它或许在学校的食堂里,或许在家庭的厅堂中。我们在这张桌上用餐,补充能量,感受温暖。但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这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这张平凡无奇的小小餐桌,其实是一面能够映照出我们个人修养与校园文明的镜子。
这面镜子,首先照见的是尊重与感恩。 当我们面对盘中餐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食物的色香味。我们应当看到,从春耕的秧苗到秋收的稻谷,这其中浸透了农民伯伯的艰辛;我们应当看到,从原野的食材到餐桌的美食,这其中凝聚了父母、食堂叔叔阿姨的劳作。每一粒米,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懂得这份来之不易,心怀对劳动者的敬畏与感激,安静地、珍惜地吃完每一餐,这便是文明就餐的起点,也是我们良好素养的最直接体现。
这面镜子,也清晰地照见了我们的自律与品格。 就餐时,你是安静有序、轻拿轻放,还是喧哗吵闹、追逐奔跑?你是践行“光盘”、按需点餐,还是眼大肚小、随意丢弃?你是饭后主动将餐盘归位、保持桌面整洁,还是留下满桌狼藉、转身离去?这些细微之处的行为,直接关乎我们的内心修养。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仍能自觉珍惜粮食、保持整洁的人,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己、拥有高尚品格的人。珍惜粮食,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更是对自己品格的锤炼与塑造。
同学们,文明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素养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它们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融化在一餐一饭的细节里。我们的餐桌,就是展现我们风采的文明窗口;我们的“光盘”,就是衡量我们素养的精准标尺。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 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按需点餐,吃多少点多少,不挑食、不浪费。
2. 争做文明就餐的示范者。 排队有序,安静用餐,轻言细语。餐后主动将餐具送到回收处,为下一位同学留下整洁的环境。
3. 争做节俭美德的传播者。 不仅自己要做得好,还要积极提醒和影响身边的同学、家人,共同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老师们,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眼前的一餐一饭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小小的餐桌,绽放出最绚丽的文明之花;用我们珍惜粮食的双手,托举起新时代少年应有的素养与担当!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