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下午,江宁区小初衔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第二报告厅开展。江宁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徐家兵老师、初中英语徐家兵名师工作室教师及2024年新入职的初中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为同课异构七下unit3 reading1 My hometown, Beijing。
第一节课由南京江北新区六一小学的王丽霞老师执教。王老师以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复习了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内容,并通过提问“How can you find out more about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关注本课文章体裁——a vlog script。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运用了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看关于北京名胜古迹、美食、京剧等有趣的视频,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还拓展了视野。在精读环节,王老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最后,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润城小学曹曼老师执教。曹老师通过展示自己游玩北京的照片,流畅地导入了本课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逐段分析文本内容,并关注文本语言特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师生互动频繁有效,老师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最后,曹老师通过提问“What makes your hometown special?”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的家乡,实现了知识的输入输出结合。
第三节课由我校王灿老师执教。王老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介绍北京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导入环节,王老师通过提问复习了Welcome to the unit Part B的内容,并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体裁。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标题猜测文章内容,关注段落大意及语言特点等。同时,王老师充分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了课堂效率及趣味性。最后,王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口头输出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南京,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及文化。
随后,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敏老师带来了《英语语篇教学中课内外资源融合探究》的精彩讲座,张老师从“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课内外资源有效融合,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讲座为老师们今后的语篇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后,徐家兵指导对王灿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他肯定了王老师课堂的精彩部分,同时也提出了中肯实用的教学建议,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小初衔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教师们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初衔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活动也强调了课内外资源融合的重要性,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把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