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官网!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课双师课堂创新实践

2025-03-12 来源:
浏览字号

同课异构展风采 情景教学探真知

——记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课双师课堂创新实践

 

 

为探索化学核心素养在复习课中的有效落地,我校初三化学备课组近日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孙春华老师与邓晓丽老师围绕酸碱盐的鉴别与性质应用主题,分别以厨房清洁剂VS洁厕灵兰州拉面蓬灰为情景载体,从生活化、文化性双重视角展开教学,呈现出两节精彩纷呈的复习课。

image.png

情景一:生活里的化学密码

老师以如何科学清洁厨房油污与厕所水垢为任务驱动,将学生带入生活实验室。课堂伊始,先用pH试纸检测威猛先生厨房去污剂与蓝月亮洁厕剂的酸碱度,进而展开酸和碱的检验。回顾了酸碱的性质后,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构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

在定量探究环节,老师出示某洁厕剂标签中HCl浓度18%,引导学生计算中和200g厨房清洁剂(pH=13)所需洁厕剂质量。当学生发现理论值与实际使用说明存在差异时,老师适时点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反应速率与安全性,渗透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的学科思维。

image.png

情景二:一碗拉面里的千年智慧

老师另辟蹊径,以非遗美食兰州牛肉面中的蓬灰水(含K2CO3)为切入点。通过播放拉面师傅揉面视频,学生观察到蓬灰溶液使面团变得柔韧的神奇现象,进而展开蓬灰成分鉴定探究。课堂中,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向蓬灰水依次滴加酚酞溶液、稀盐酸,最终通过"性质-现象-结论"的思维导图归纳碳酸盐性质  

在定量迁移环节,老师提供蓬灰中碳酸钾纯度检测的真实工业案例,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当学生提出盐酸滴定法时,教师顺势引入量气法”“沉淀法等不同思路,并通过数据计算对比误差来源,深化"定量研究需控制变量"的科学观念。

异曲同工显匠心

两节课虽情景迥异,却共同呈现三大亮点:  

1. 真实问题链驱动思维进阶  

清洁剂混用中毒新闻蓬灰工艺传承困境,教师通过真实问题情景不断激发问题,从学生学化学到用化学,使记忆性复习升华为批判性思考。  

2. 实验探究贯穿知识重构

两位教师均设置"现象观察→性质归纳→方案设计→误差分析"四阶探究,学生参与度100%,课堂生成多个创新实验方案。  

3. 传统文化与STSE深度融合  

洁厕剂安全使用警示、蓬灰工艺现代化改良等拓展环节,将学科价值与社会责任培养有机结合。

课后教研组长陈老师评价:堂课的设计如同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下的显色,用差异化的情景呈现相同的知识本质,这正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 

当生活情景遇见文化密码,当定性感知碰撞定量思维,这堂一题双解的化学课不仅让学生建构起酸碱盐的知识网络,更点燃了用化学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火种。

image.png



浏览次数: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