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下午,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第二报告厅内群贤毕至,说语道文。本次初三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梳理与探究”暨作文教学研讨活动由我校承办,联袂江宁区初中语文潘森云名师工作室、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共同举办。本次教研活动以梳理探究为径,通过课堂观摩、专题讲座、专题发言和活动点评四大环节,与初三语文同仁共绘中考备考新图景。
我校綦佳老师执教了《不即不离,托物言志——藏在中考题里的那些“物象”》。她从中考命题出发,以“物象”切入,带领同学们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物象”梳理探究。通过对核心物象和次要物象的分析,綦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出“物象”三阶解码法:一抓显性物象,二关联情境语境,三挖掘文化隐喻。最后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文”。
课堂上綦老师与学生思维激情碰撞,在梳理探究中实现了由物至意、由意至文的双重转化,亮点颇多。
南京市竹山中学蒋希妍老师执教了《一词立骨定乾坤——“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设计》。她围绕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展开了精彩的教学展示。蒋老师结合2024年江苏省各市中考作文题,在课堂上依次展开三个任务指导学生审题全面、切题精准、立意亮眼。课堂上蒋老师妙招不断,不论是“字词推敲”还是“反向立意”还是“灵感碎片”都让在座师生获益匪浅。
“作文如弈棋,一子定全局。”蒋希妍老师强调:引导语是题眼,反差感是亮点,通过生活化叙事+哲理化升华,可以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既有血肉,更具筋骨。
南京市江宁区梅龙湖学校陈宏亮老师执教了《半山花落:王荆公的钟山情——古诗文联读“梳理与探究”中的敞式设计》。他依纲据本,选取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的王安石为对象,以“何以钟山”为线索,设计梳理与探究任务,通过问题引导、诗文解读、语境还原,引导学生知人论世,理解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期间的心境变化和精神世界。最后结合中考真题,了解古诗文联读试题的命题中的敞式特点。
“古诗文教学需打破时空壁垒。”陈宏亮老师以“敞式设计”串联诗文、史料、地域文化,引导学生从“单篇精读”转向“多维互证”,感悟“半山”背后的士人精神。
南京市竹山中学黄涛涛老师开设了《综合梳理,考点探究——“梳理与探究”的语文中考复习思路》微讲座。他以一次难忘的公开课经历,为九年级老师提供了一种梳理与探究的整合范例。他以教材为本、真题为纲,分别梳理了七至九年级教材中综合性实践活动、文言文主题和写法的探究。他还以中考真题为例,研究了南京市中考“梳理与探究”各种命题形式。他认为梳理是织网,探究是收网。教师需做“引线人”,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转化为结构化能力。
我校胥老师开设了《智能升级,赋能教学——浅谈人工智能在中考复习课中的额运用》微讲座。胥老师的讲座,开宗明义,直击一线语文教师作文备考的三大痛点:批改负担重——改作文像愚公移山;反馈滞后性——反馈就像雨后送伞;分层教学难——众口难调的大锅饭;随后,他展示了AI工具对202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的智慧探索,从审题、立意、结构、语言四大方面,对学生进行四维诊断。另外,胥老师巧用Deepseek生成评价性量表,引导学生对照量规进行自评、互评。最后,他还启发大家可以利用AI工具助力学生搜集相关作文素材,帮助学生构建私人化的“灵感资源库”。
我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作了《以语润心,以文化人——书香桂韵涵素养》专题发言。郭校长首先欢迎各位语文人的到来,诚挚地感谢了几位老师的倾情献课。她介绍了东外语文教研组,并阐述了其教育理念主张及实践路径。她以"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为喻,凝练且生动地概括了东外语文教研组的独特气象。这支精锐之师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教育科研的沃土中深耕出累累硕果,核心期刊论文、省市区课题丰硕斐然,形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秉初心致远,谱教育华章,我校语文人还在"分校送教""名师工作室"等辐射行动中,以知行合一的实践,回应着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此外,郭校长还着重展示了我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校园图书馆为基,每周定期开设专题阅读课;此外,我校还依托"雏雁文学社"等文学社,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展示的高平台。在这样深厚的语文氛围的浸润中,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的语文比赛中斩获各种奖项,成果璀璨。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由孔祥胜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今日教研活动的意义,他认为现在正是中考一轮复习的关键时刻,“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对于初三学生十分必要,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也希望各位语文老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学生从课本中梳理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教”学路漫漫,“研”途共成长。活动最后,南京市竹山中学特级教师潘森云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作注解,她感谢每一位上课教师为课堂的努力付出,也感动于每一位语文人扎根课堂的情怀。她希望今后能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教研活动,也热忱欢迎各位语文人共同交流。
半日教研,以“物象”为钥,开启文本深度解读之门;以“钟山”为镜,照见古诗文教学创新之境;以“智能”为翼,拓宽备考资源整合之路。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初三语文复习提供了“梳理与探究”的实践范本,也展现了“守正创新”的教育担当。梳理之法,是信息处理的手段,是理清思路的途径,更是探究创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做撒网式学习,而应带着同学们一起在“梳理”中找准文本间的勾连,深入“探究”语文的真谛,助力同学们步履稳健,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