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2025年南京市小学数学新教材系列培训第四场活动在我校青春剧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聚焦一致性,探寻数感发展的进阶路径”,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承办。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戴厚祥,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长郭晓倩,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主任秦祥东,以及来自全市各区的第一学段教研员和骨干教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为本次活动致辞。她以“素养为舟,创新为桨,共启教育新航程”为主题阐述了东外的办学情况,重点介绍学校“素养教育”的办学特色、“5+2”的特色课程,以及“每个生命都精彩”“三声校园”的教育理念。
第一节课由我校的杨康莉老师执教《认识20-99》。
杨老师以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她借助摆小方块、拨计数器等实践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形成与意义,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环节的估数、找规律等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与思维能力。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理解数位和数的组成,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学素养。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将军山小学的缪嘉焱老师执教《数的顺序》。
缪老师从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导入,通过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活动,在填写和观察百数表的过程中,从横、竖、斜三个角度探索其中的排列规律。接着,缪老师利用为小动物们拍照的情境,带领学生在“田字框”和“十字框”中进行简单推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和推理意识。
第三节课由我校张琪老师执教《多(少)一些与多(少)得多》。
张老师以“星星争辉”活动为情境导入,借助数线、方框等多元表征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义,体会到彼此的互逆关系。练习环节结合春游、果园等生活场景,以及亚冬会奖牌数排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知识,在游戏互动中深化认知。整体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数量比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南京市永泰路小学的郝瑞亚老师带来了《一致性视角下学生数感发展的进阶路径探寻》主题讲座。她结合前三节课例,提出在一致性视角下学生数感发展的进阶路径探寻过程中,一要思“变”,明确教材变化及意图;二要问“阶”,厘清教学重难点;三要躬“行”,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向理解与迁移的深处,助力教学进阶成效的可视化。郝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指明了今后的实践方向。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陈特从三方面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江宁教研团队的精诚团结和辛勤付出,为呈现真实课堂挥洒汗水;学术型专家的引领,为一线教师带来前瞻性思考与建议;三节精彩课例与一场专家讲座的精心筹备,展现了灵动且深刻的数学课堂,为新教材的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次小学数学新教材系列培训活动在东外举办,为我校数学教师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例和理论指引 。在未来的教学中,东外数学教师将把此次活动所学融入日常教学,深入落实素养教育,持续优化 “5 + 2” 特色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东外也将借助此类契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全市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