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下午,江宁区初中生物学科“一模”及期中调研质量分析会在我校举行。江宁区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张涛老师、江宁区初中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各校八年级生物任课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包括研究课、课例点评、专题讲座三个阶段。
活动第一阶段,由许晓静、吴丹、杨善明、赵丽丽四位老师开设研究课。
南京市竹山中学的许晓静老师开设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研究课。许老师以“水精灵”游乐园的趣味情境贯穿课堂,通过视频、闯关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设计“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分组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结论,强化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科学方法,提升探究能力与实证思维。利用mozaikD软件动态展示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蒸发、蒸腾、降水等环节的关联。最后结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组织学生讨论保护措施,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南京市上元中学吴丹老师开设了一节《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研究课,吴老师创新融入AI技术开展教学,运用DeepSeek和即梦AI生成动态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问题串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依托视频对比植被与水土流失区水源涵养差异,结合长江、黄河案例提出护水措施,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责任。
我校杨善明校长以学生为主体,开设了一节别具一格的研究课——《关注健康(第一课时)》。通过设计“我当小药师”“我当小老师”“我当小医生”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建构药品分类、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概念,通过递进式问题启发科学思维,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关注健康的态度责任。整节课紧扣新课标,着眼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江宁区周岗学校的赵丽丽老师开设了研究课《关注健康(第一课时)》。新课以宣传安全用药的视频导入,并由学生介绍“我的家庭药箱”,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三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认识药物、对症下药、避免滥用。赵老师还巧妙借助DeepSeek设计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模拟实验,将细菌抗药性增强的过程可视化、具象化。通过“抗生素是否应严格管控”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从不同视角认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第二阶段,由江宁区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员张涛老师主持“课例点评”。
江宁高新区中学生物学科带头人沈娟老师对许晓静、赵丽丽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许老师通过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融合豆包和mozaik 3D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系列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并用生物学相关知识解决真实生物学问题,深化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赵老师能从课标和教材出发,聚焦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评价设计合理,符合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
江宁区生物学科带头人竹山中学的朱云贵老师对吴丹老师、杨善明校长的研究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吴老师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通过亚马孙雨林等真实案例自然的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社会性议题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环保的社会责任感,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朱云贵老师高度肯定了杨校长的活动设计和课程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安全用药,关注健康;教学策略层次分明,以“认知-理解-应用”的形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评价多样,反馈及时,形成教学评的闭环,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接着,张涛指导对四位开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给予了肯定,并对老师们的精心准备表示了感谢。他强调,八年级教师从下一学年开始即将启用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构建新课堂、探索新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路径。老师们要以研究者的姿态深耕课堂,在不断地研学中实现专业蜕变。
活动第三阶段,由江宁区生物学科带头人、我校生物教研组组长王婷老师,江宁区生物学科带头人、陆郎中学魏应兵校长开设专题讲座。
王婷老师开设了主题为“以评为镜、提质增效”的讲座。王老师从试卷综述、考试数据解读、问题剖析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深度剖析,她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深化实验教学,参考“宁趣生物”公众号中的优质教学资源,落实“做中学”;优化教学策略,强化大概念与跨学科实践活动;借助动态学情分析,精准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魏应兵老师开设了主题为“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学中考复习教学”的讲座。魏老师详细梳理了2025年初中生物学中考知识点清单,并针对八年级学情制定出二轮复习的具体措施,供各校教师参考。他强调要统一学生思想,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科学备考。
本次活动在我校生物教研组的精心安排下,在东外师生的通力配合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会议各项议程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