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江宁区信息技术教研员赵凯老师,到我校STEAM实验室和无人机实验室进行指导交流,学校教育技术室臧家林副主任、于军香和蒋杰荔老师与教研员赵老师,围绕“STEAM”教育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赵老师建议我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Micro:bit开发主板与Makecode在线图形化编程相结合,普及“STEAM”相关课程。前期课程先从选修课入手,让老师和学生都熟悉之后,再在后期信息技术课中应用普及。
赵老师指出STEAM教学是知识积累、知识传递的学习到素养发展、思维激活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改变,今天的STEAM教学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课程和学习形态有没改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学术取向的学习和应用取向学习的平衡;知识积累学习和素养发展学习的平衡;科学思维学习和工程思维学习的区别;认知学习和社会性成长的平衡。
此次指导交流,给我校“STEAM”教育教学指明了后续发展的方向,我校将结合 “STEAM 实验室”和“无人机实验室”,不断推进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知识链接:
“STEAM”最早叫“STEM”,起源于美国,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被视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在国内,2016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同时在“STEM”的基础上加入了字母A(艺术Art)就有了“STEAM”的说法,代表STEAM包含了较广泛的人文艺术领域。在课改大背景下,“STEAM”教育成为促进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应用型和实践型课程开发以及技术与工程课程发展的手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