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0届高中毕业生陆梓铖同学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个人简介
东外2017届初中毕业生,2020届高中毕业生,南京大学2020级本科生,北京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陆梓铖,2014-2020年就读于东外,2020-2024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至北京大学,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支书、班长等职务。曾获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一作者)、全国专业内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等,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生”“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国家奖学金
江苏省优秀毕业生
权威会议汇报与分享
回东外宣讲
回忆东外
那些闪亮的日子
2014年9月至2020年6月,我在东外度过了整整六年的时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瞬间、那些片段,虽已远去,却依然鲜活地闪动在我记忆的深处。 “那些闪亮的日子”是初三时郭晓倩校长第一节作文课中的题目。以此为题,她带我们思考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教我们如何用文字捕捉它们的意义。那时的我还没有完全感知到,原来在东外的每一天,清晨到夜晚,都是如此闪亮。东外的清晨是热闹而蓬勃的。时常感叹拥有清晨就拥有了全世界。早起固然困难,奔赴教室晨读更是不易;但伴着日出晨读是美好而又浪漫的,“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也正是这番景象。少年们朝气蓬勃,发明了各种抵御困意或提高效率的读法:加大声读、站起来读、走廊上读……记得周飞虎校长亲临现场,为我们鼓舞“读书气”,琅琅书声说是震耳欲聋,一点也不为过。至今,中学的清晨仍激励着我。东外的午后是宁静而舒缓的。上午的学习过后,午后的校园进入了慢节奏状态,对我们来说,午休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大部分同学把午休视为宝贵的睡觉时间,对我来说,睡觉之外,我更享受午休时难得的安逸与静谧,趴在课桌上,眯起眼睛,看着窗外的蓝天,温暖而不刺眼的阳光,悠悠飘荡的云朵,时间也被这片宁静带走。东外的傍晚是绚烂而充实的。这是一天中我最期待的时刻。下课铃声响起,老郭子拍拍我的肩膀:“打球还是吃饭?”这句话构成了我大部分的傍晚记忆。有时候,饭后我们并不急着回去上晚自习,而是走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闻闻桂花香,看看球场上的朋友,聊聊规划或八卦。回到教室时,晚霞已经悄悄挂上天边,红色与橙色交织成美丽画卷,透过窗户播撒给我们一天中最后的温暖。东外的夜晚是寂静而澎湃的。随着晚自习的钟声响起,校园慢慢归于平静。夜色渐深,星光点点,教室里却燃烧着青春的热情与拼搏的意志。晚自习是我们一天中最专注的时刻。教室里没有过多的交谈,只是时不时有翻动书页、笔尖在纸上飞舞的沙沙声,以及不经意间发出的轻叹声,这是寂静中独有的旋律。在这一刻,似乎我们的世界只剩下那片小小的书桌。生命中最闪亮的日子,或许就是那些平凡却充满意义的时刻。当我重新提笔回忆“那些闪亮的日子”时,心里只有对东外的感念之情:感谢东外六年里无声的陪伴与滋养;感谢东外让我在回首时,仍然为那段青春感到骄傲与感动。如今,奔赴在新的征程上,那些闪亮的日子依然在心底熠熠生辉,激励我勇往直前。而东外的印记,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一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