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浮力,不同的托举
——南京大学第三期云南省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校实训
5月13日,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周霞主任带领第三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初中物理)青年教师培训班学员一行50多人来我校实训。本次实训在我校第二报告厅举行,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活动由教科室主任汪开栋老师主持。
首先,孙荪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东外校园,并对东外十景做了简要介绍。参观后,大家来到第二报告厅观看了东外素养教育专题片。
东外美丽的校园风景、深厚的素养文化、高位的办学质量受到南大老师和云南学员的广泛称赞。
接着,大家观摩了我校孙潘老师执教的《浮力》示范课。孙老师以“取乒乓球”和“放孔明灯”来引入,让孩子在新奇中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设计了很多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作用及变化,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探究实验。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课堂气氛活跃。
然后,来自云南的陈文超老师、王村光老师、孙毅老师先后展示了个人的教学风采。东外学生学习专注、思维敏捷、善干探究、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评课研讨环节热情洋溢。四位上课老师先后简述了个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我校初二物理备课组的杨正丽老师、包文杰老师做了专业而中肯的点评。
江宁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汤在武老师最后一个发言,他回顾了东外物理教研组的光辉历程,肯定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并对四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会教师对汤老师的精彩点评频频点头,被东外教师高深的学术素养深深折服。
实训在汪主任的总结中圆满结束。汪主任说:“同样的浮力,精彩纷呈;不同的托举,势大力沉。在这个晴朗的日子,东山外校迎来了百年南大的优秀学员、七彩云南的青年教师,给东外校园增添了厚重与美丽。”
本次活动是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和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培养基地后的重要合作路径,切实帮助南大学员和东外青年教师提升了教学能力、强化了专业素养、培养了实践性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