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千年丝竹之韵,2025年8月30日下午2:30,江苏省名师工作室春风乐社走进我校,为小学部一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民族音乐视听盛宴!初中音乐组组长刘梦云老师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非遗民乐进校园播撒传承新种子
音乐会开始前,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东外非遗民乐团,她从教学内容、教学特色、学情分析、改进策略、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向大家展示了东外学子在短期学习后所取得的成果。她表示,学习民乐就像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需耐心浇灌,才能从萌芽到茂盛、从生疏到熟练。同时,她还鼓励孩子们以热爱为帆,坚持探索民乐之美。
校长深情寄厚望民乐之花绽校园
随后,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晓倩讲话。她表示,东外非遗民乐团是学校全新打造的“东外音乐新名片”,而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更是一项唤醒文化记忆、筑牢精神家园的深远工程。东外非遗民乐团的成立,不仅是学校弘扬民族音乐的一次实践探索,更是为热爱民乐的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专业平台。郭校长还鼓励一年级的孩子们争当“小小民族音乐传承人”,用民乐装点多彩童年;同时她也期待,未来民族音乐的动人旋律能持续洋溢在东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学子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丝竹和鸣奏经典传统现代共交融
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春风乐社的艺术家们正式登场。本次演出,乐社精心挑选了《云宫迅音》《月牙五更》《云裳诉》等经典曲目。
古筝的清越空灵、阮的古朴典雅、扬琴的清脆明快、笙的浑厚洪亮……多种传统乐器交织碰撞,奏响了一场兼具古韵与活力的音乐盛宴。一首首曲目轮番上演,艺术家们指尖翻飞,丝竹声声绕梁,将传统民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星火点亮传承路共绘国风新画卷
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演绎经典,用创新的表达激活传统,成功激发了新一代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热爱。相信今日校园里回荡的每一个音符,都将成为未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星火,在时光的滋养下,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我们以弦为笔、以音为墨,共同绘制一幅流动的、青春的、面向未来的音乐画卷!
东外非遗民乐团精彩演出回顾
东外非遗民乐团名师风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