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_2019年_10月28日(第9周星期一) | 地点 | 初中政史办公室 |
主持人 | 袁凤鸣 | 记录人 | 李海霞 |
参加人员 | 初三历史组全体成员 | 请假人及原因 | |
活动主题 | 教研活动学习再研讨 | ||
活动记录 10月24号初三历史组老师在上元中学参加市级教研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一、课例展示 首先是上元中学2019年南京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咏上一节八年级15课《新文化运动》的展示课,紧接着南京宇通实验学校李旭老师上了一节九年级上的《工业革命》展示课。最后教研员王必闩主任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表的谈话,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二、课例再研讨 陈咏老师以陈独秀的个人生涯为线索,讲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容和影响。陈咏老师教态自如,语言生动亲和,利用陈独秀的个人经历设置情境,引人入胜。在对学生的步步引导中让历史学习真正的发生。本科特别重视对于学生时空观念的的培养,全课用时间轴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线索。 李旭老师《工业革命》这一课也非常有创意。他以三个人物串联本课。分别是现代工厂之父、蒸汽机之父和火车之父讲本文内容娓娓道来,开篇的导入也非常抓眼球,学生在课堂上,全程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他以个人家族和企业的兴衰历程为线索,将工业革命贯穿其中,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较高。 三、学习江宁区教研员王必闩老师的讲座精神 江宁区历史教研员王必闩老师以“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为题对青年老师寄予了一下期望。1、对于课堂反馈,一定是选择题吗?他的回答是不一定。评价的层次为几类;第一类是做一题会一题;第二类是做一题会一类题;第三是做一题会命一题。因此,教师出题评价决不能就知识点而出。他还提出了一个成功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清晰的学习目标-新颖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流畅的教学过程-有效的教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