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官网!

读《素养教育》一书的点滴体会——初二11班陶安然家长万敖齐

2013-03-01 来源:
浏览字号

 

读《素养教育》一书的点滴体会 初二(11)班   陶安然家长   万敖齐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参加了东外召开的家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获赠东外张景彪校长所著《素养教育》一书有幸的成为该书的第一批读者。近来,对该书进行了通读,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对“素养教育”的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素养教育”的提出,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所谓“素养教育”,书中作如下解释:“素”为先天的生理基础,先天的生理基础是以“素”为方式存在的;“养“则为后天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是从生命的原点根性出发,以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快乐成长、积极学习和幸福完满人生的教育。东外把”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作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个人理解为这一种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素养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本人是一名退休警察,在职期间与学校打交道甚多。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当年流行的口号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犹如地方政府搞经济,追求的是GDP,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为了GDP的增幅,对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不那么重视了;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的品德修养也被弱化了。家长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一味追求让孩子上名校并最终希望能上理想的大学。为此,有些人不惜花重金,将孩子送到苏北等地进行封闭式的“涤造”和“加工”。初、高中生时,重点介绍该校的中高考成绩。某学校要是出了“中考状元”或“高考状元”,即会大肆宣传,达到轰动之效应,甚至“一好遮百丑”。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工作的重心,则是抓好“尖子生”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方法下,学校常常出现学生离校出走,甚至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等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也有一些所谓的“尖子生”因缺乏自律和控制力,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素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杜绝学校家长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制造出大批的“考试机器”,防止学生成为千遍一律的“书呆子”。尽管近年来素养教育开展的比较广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轰轰烈烈的现象背后,仍然显得苍白无力。书中把“应试教育”、“素养教育”分别用“圈养”“放养”来形容,可真谓简洁明了。虽然素养教育也归于素质教育这一宏观命题,但同时又强调素质重智,素质重心,素养是综合了知识、能力、行为各方面人格化特征的反应。这就反映出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了,说明“素养教育”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验上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三.开展“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目前,东外上在“素养教育”方面进行全新的尝试,努力打造“举止高雅、气质高贵、品德高尚、志向高远“的学生队伍。学校为了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例如,精心设计了校本课程,拟定了完整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仅以校园环境文化条例,处处进行别具匠心的营造,如教学楼的命名与校园内道路的设计,这些都为素养教育提供了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外在氛围,让每一个来东外的人都有一种”养“在其中的感觉。 素养教育,出了学校的努力以外,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要广泛的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方面的建议和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集思广益,为素养教育增力。一些鲜活的生活素材。要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家长进行一些随机的、及时的、有效的宣传,只有口口相传,才能深入人心。只有社会与家长的广泛参与和认可,才是推动素养教育的根本动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素养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东外一定能在素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