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官网!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初一11班贾天春

2013-03-01 来源:
浏览字号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浅谈教师素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初一(11)贾天春 教育、培养和创造真正的人,是教师的职责。由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这不仅因为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播种文明的神圣使命,更在于教师以健康的人格、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素质与修养。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教育素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素养 教师要认真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丰富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也就是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应当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创造性工作的教师的必备书。没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也谈不上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师要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任务、方法;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教学的规律;了解班主任工作的规律;懂得各种研究学生的方法;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对他的知识和道德水平的影响,等等。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如果缺乏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是无法理解和正确解决的。 二、比较精深和渊博的知识 教师应具有比较精深和渊博的知识,即学科知识素养。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扎实,同时还要对这个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或动态有清楚的了解。教学大纲或课标中要求的知识对于学科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教师的知识比教学大纲有更宽的范围和更深的深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注意力,主要投放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中遇到的困难上,而不是集中在所讲授的知识本身;才能做到把握全局,唤起兴趣,使教学不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而诉诸于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学科基础知识对老师与学生来说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学科前沿知识对老师与学生来说是“一桶清澈的、流动的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师在他所教的学科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学素养。”如何提升教育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方法有三:一是读书,二是读书,三是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同时教师还须有其它学科的一般知识。特别是在人类知识量飞快增长,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现代社会,大众化的知识媒体日渐普及,学生知识面宽,思维灵活,他们随时都可能向教师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总是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失望,而且降低自己的威信。如果一个教师的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学生就会崇敬他,也容易接受他的教导。 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态度 教育其实是一种态度,就像游人看风景一样。游人看风景时有两种态度:积极和消极。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眼前的事物,那么你眼中的一切一定都是美好的,即使秋天里的一丛矮树;反之,如果用消极的态度去欣赏眼前的事物,那么你眼中的一切都将暗淡无光,即使有鱼儿跳跃的湖水,你也了解不到它们的快乐。结果看风景反为风景所累。 
  教师看待学生不亦如此吗?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教师用积极的态度,从欣赏的视角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地可爱,即使他们有许多缺点;他们也更喜欢你,因为你的眼中装有他们。就这样,他们在你的赏识中变得更完美。反之,教师看学生冷漠苛刻,一堵无形的墙便隔开了心的交往。你消极的态度看不到美好,却看到了学生身上更多的缺点。身教胜于言教,如此他们会从你身上学到什么?你不会欣赏和赞美,他们又怎么懂得感悟美好? 
  处在成长中的学生就像是一杯没倒满的水,持消极和否定态度的教师总是看到“还有一半是空的”,而持积极和欣赏态度的教师总是看到“已经有一半满了”。哪个更能让学生有发展呢?当然是后者。因为以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学生,只会让学生在你充满挑剔和不信任的眼神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如果用积极和赞美的态度看待学生,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殷切的期望,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最终走向成功。  有位教育家曾说:“你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的种子。”可见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的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很有必要使事物、现象和概念在教师的语言里找到鲜明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语言外壳的时候,我们却无数次的复习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