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官网!

素养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初一5班倪建邺家长倪爱荣

2013-03-01 来源:
浏览字号

 

素养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 ——读《素养教育》有感 初一(5)班倪建邺 家长倪爱荣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东山外国语学校张景彪校长撰写的《素养教育》一书。此书阐述深入浅出,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让读者轻松、随性、共鸣。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张先生书中的许多提法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素养教育则是回归“养”字原初本义的“牧养”――放手不放任,管理不管束,宽容不纵容,得法不拘法”;“学生的发展有方向,无框框;有底线,无上限;有起步,无终点”等等。所有的这些与我教育理念也是不谋而合,产生强烈的共鸣。 首先,我想说的是,素养教育是铸造学校教育之魂,也是锻造师德之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提倡素养教育也是我们高尚的师德情操的一种体现,是我们老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高尚师德情操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有了高尚的素养,就会是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有这样的教育队伍,学生走进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潜能就会得到很大的发挥。 第二,我想说的是,素养教育提倡了对学生的尊重、引领、协助、解放。学生尊重老师的细心教学,老师也尊重了学生自主成长的权利。老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从而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引领学生进入一种自我主动选择的崭新人生;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解放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 再者,我想说的是,素养教育是一种开放、自由、多元的创造性教育理念。素养教育就是要让有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意识,更关注人的健康成长。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篇在美华人写的文章,说的是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我想素养教育正好提倡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我想东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多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 素养教育在东外已成效初现,正走向逐步完全成熟之中,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正是因为东外的教育者有了开放的视野,有了创新的教育理念,才有了脱颖而出的显著成绩。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更感到放心、宽心,更有信心。“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东山外国语学校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