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养”为先 ——读《素养教育》有感 初一(4)班 家长 吴志军 年前,有幸阅读了张景彪校长的《素质教育》一书,有些领悟,有些感慨,有些收获。 通过阅读,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品质,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涵养,是倾向于心灵范畴的独特类别,是综合了知识、能力、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人格化特征的集中反映。 通过阅读,让我由衷的领悟到:养字蕴含的放牧意向——放手不放任,管理不管束,宽容不纵容,得法不拘法。为所当为,止于当止,有大智慧,有大情怀。 通过阅读,让我清醒的认识到:素养教育的理念在“养”,方式在“养”,过程在“养”,养是关键。 通过阅读,让我高兴的学习到: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过程,和自我教育,不教而教,尊重——引领——协助——解放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学生素养之过程,即师长修为之过程。孩子在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过程中,老师尤其是家长的修为不可或缺。尽管自我教育、不教而教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最终目标,但是欲达最终解放之目的,必先修尊重、引领、协助之为。 在尊重孩子方面,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尊重孩子心智成长的过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权利,尤其要重视孩子进入初中后伴随生理变化的心里变化。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撇开面子,放下架子,倾下身子去引领孩子。做孩子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在引领孩子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愤怒、焦躁、厌倦、绝望侵蚀自己的情绪。而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寻找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途径。比如只追前一名、无压教育、始终鼓励等教育方法。 在协助孩子时,要心平气和,学会角色转换。让孩子感觉到零距离,将你当做朋友、伙伴、知音,以达到相互支持、共同承担,相互鼓励,共同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我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也是师之所望。但是明白素养教育的道理,需要我们家长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沟通交流。因为孩子的教育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也是最大难题。无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博学先知,抑或老师家长,甚至我们的孩子自己,无不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明白素养教育的道理不难,难的就是持之以恒的修为。正所谓“知易行难”。 孩子都知道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都希望将来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老师家长们更是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绞尽脑汁,千方百计。 张景彪校长说的好:素养教育就是以养为道的生命修行。我想,对孩子而言,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对家长而言,同样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让我们家长不断的向老师请教、学习、汇报、沟通;经常跟其他家长交流;密切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细心掌握孩子的心里变化;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 写着写着,不禁让我想起了《大学》章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也深蕴修养之意。让我和老师、同学们共勉吧。